以下是我和家人在京都的旅遊體驗,在此與您分享
「這裡不能開車來嗎?」
這句是我奶奶在京都植物園的樟樹綠蔭大道前留下的一段話。
2018年3月,當時已高齡88歲的奶奶一個人從橫濱展開了京都旅行。
當時我很擔心已高齡快90歲的老人家,一個人是否能順利搭上新幹線抵達京都呢?是否能上對車呢等等的擔心。很幸運地奶奶順利一個人抵達京都了。總說著要帶奶奶出遊,但都沒有實現,趁這次機會決定來規劃這次的京都旅遊。
奶奶知道自己年紀大了,如果跟大家一起去旅遊的話會給大家添麻煩,所以一直沒有把內心想要與家人出遊的想法說出來。
但是當京都之旅行程下來之後,卻一直很期待當天的到來,連在車站買票時,像個要去遠足的小孩一樣,興奮的與站員說「我孫子在京都等我喔!」
京都抵達後的第一站,帶了奶奶來了東寺。
我的姑姑嫁給了真言宗寺廟當了媳婦,因此姑姑有跟奶奶說如果來京都一定要去東寺參觀看看,所以我就把東寺作為京都之旅的第一站。
之後則帶她來到渉成園,因為奶奶很喜歡花草,想說這個景點奶奶應該會很喜歡,果然對於花頗有了解的奶奶,拿個拐杖如數家珍似的向我介紹花的名字跟特徵。
接下來我們來到了以『源氏物語』為聞名的發源地-廬山寺。
奶奶的興趣是讀日本短歌,老家的書架上也擺放著瀬戸内寂聴翻譯的『源氏物語』。
對於奶奶來說,比起枯山水庭園造景(日本式庭園)來說,被綠意盎然的苔癬攀附的大樹更有趣似的。
最後一站,我們來到了京都植物園。
三月上旬櫻花尚未全開,所以沒欣賞到染井吉野櫻、八重櫻盛開的樣子,
但我們則欣賞到了,日本古典文學『萬葉集」裡有提到的山櫻,和與「令和」語源同一出處的「落梅」。
接下來我們來到,一開始提到的樟樹綠蔭大道。
如果有去過植物園的您一定知道,經過這個樟樹綠蔭大道後則是園區的出口了。
對我們來能輕鬆走過的一段路,但對年事已高的奶奶來說,若要走完這一段路,要花很多力氣對她來說真的是一大苦差事。
在京都旅遊移動的過程,若是車子能到的地方盡可能不讓奶奶太累走太多路,但是對於已經高齡88歲的老人家來說,一整天在外跟我們這樣東奔西跑對於身體的也是一大負擔了。
經過這次的旅行,我也學習到很多,如果下次再跟老人家出門玩的話,盡可能再安排輕鬆一點的行程,不要讓奶奶太累了。
晚餐我們到訪了京都的懷石料理餐廳,愉快用完餐後結束這京都之旅。
兩年後的現在,奶奶罹患了阿茲海默症,她現在連我是誰也記不得了。
為了讓奶奶知道我是誰,每次都會先跟告訴奶奶說我的名字。
和奶奶聊天的過程中,奶奶似乎為了不讓我察覺她忘了我的事,一邊聽我說還一邊點頭回應我。
現在翻閱著當時帶著奶奶來京都玩時一起拍下的照片,照片裡的一草一木、去過的景點,甚至相片中的我們,奶奶雖然都記不起來了,但看著相片中奶奶玩得很開心的樣子,就覺得很滿足幸福了。
心想著當時有拍下相片做紀念真的太好了。
當時心想即使長輩的因為身體的關係,無法長時間走路,若在長輩能身體負荷的範圍裡,無論如何也想讓老人家能體驗旅行的樂趣。
當然除了長輩外,我們KYOTO WALK希望為難得來到京都的你們,規劃一場與眾不同的旅程。
KYOTO WALK即帶著這個構想就此誕生了。
感謝您的閱讀